2020年初,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身处武汉这个疫情“风暴眼”的乐动网页版,却一刻也未因身处重灾区而缺位其使命职责。在学院领导的周密部署下,全体教师以“湖艺人”的勇气与担当;在“生活即教育、战疫即课堂”精神的鼓舞下,克服重重困难,合理开展各项工作;秉持明德精艺的教学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师生相聚“云端”,笃志不负韶华。
育人,我们从爱出发
“平安吗?”每天上午8点,这一句温暖的问候成了学生们跨越空间的起床号。随着信息提醒音,每一位乐动网页版的学生都会收到班主任、辅导员发送的问候短信,了解学生及其家人的健康状况,关注学生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学校领导、老师构成的援助系统将迅速响应,组建关爱小组对学生进行远程帮扶。正是在这套完整的支持系统的帮助下,在“别怕,学校、老师和你永远在一起”的信念支撑下,学生们战胜了病毒带来的恐惧。当学生们不再感到孤单害怕,感恩的种子也在悄悄发芽,在志愿者的队伍中,在防范疫情的前线,都看得到湖艺学子坚定的身影。从老师到学生,我们共同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培根,思政课因势利导
越是艰苦卓绝的时刻,越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抗疫中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生动故事,都成了教学中的鲜活案例。学院教师们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研讨、集体备课、在线磨课等举措,在抗疫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增强自信与担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引入“一线抗疫群英谱”,精心制作“战‘役’,我们在一起”“高校大学生如何应对疫情”等专题课件,创新性地加入了“与病毒较量,中国脊梁用行动点燃胜利希望”“同时间赛跑,中国速度分秒必争赛出奇迹”“全国一盘棋,中国制度优势集结强大战斗力” “战役的路上,以青春之名书写无悔担当”等教学主题。宾培英老师及其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围绕“我的班车为你而来”“生命铸就医者本色”“坚守一线让我来”等故事进行学习讨论,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学习英雄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每一位学子心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制作“战疫”视频微课,切实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为了做好教育部社科司发起的面向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项活动,我校刘洋老师带领的思政团队精心打造《齐心协力,抗击疫情》视频微课。该微课全程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职教云APP”进行课程组织和课堂管理:严格签到、线上观看并要求学生课后反馈。结合当前抗“疫”实际,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思政课,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的必然性、懂得“奇迹的背后是制度优势”的道理、树立“坚强的领导核心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保证”的信念,以及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学生对此次视频微课也予以充分肯定和好评。
铸魂,人文课因时制宜
全民战“疫”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超级大课,高职人文课程同样紧贴时事开展教学,做好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名著欣赏》课周力源老师将学习文学名著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统一起来,把课堂教学和现实观结合起来,紧贴疫情防控形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张丛丽老师敏锐捕捉疫情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危机,帮助学生正视压力、稳定情绪,学会坚强与感恩。

《大学生就业指导》乔亚兰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担当与奉献精神,引导大家理解职业道德,思考疫情结束后的就业环境变化。《大学语文》刘雯老师则通过对庄子生命哲学的学习,开展“结合当前的疫情,讨论庄子的生命哲学对我们有哪些启示”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面对灾难。国家有难,必有荩臣。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组织学生讨论屈原的文学作品,深刻诠释爱国主义精神,砥砺新时代青年追求信仰、爱国报国的优秀品格。《大学英语》吴杜娟老师通过翻译防疫英文简报,指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面对疫情的态度,更多角度地感受祖国的大国担当。
中职教学亦坚守传承和发展。语文课《兰亭集序》结合抗疫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数学课通过组织学生绘制疫情统计图像,学习统计学知识;地理课借助疫情分布变化情况,解析其中地理位置的因素……
多种多样的人文课程让身处疫情之中的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和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也激励着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战疫,师生自有担当
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文艺工作者的情。湖艺青年学子们借助艺术的力量,助力战役防控阻击战,鼓舞斗志,传播力量,一个个优秀的作品见证了共克时艰的责任与担当。
我校青年教师陈晶晶参与演唱的《武汉伢》,在网络上掀起了热潮。青年教师韩衍及家人参与的网络演唱接力活动《加油武汉祝福武汉》在湖北电视台播出后,温暖了无数疫区人民的心灵。一场深重的疫情,-首首感人的歌曲,传唱的是满满的爱与力量,激励了全校师生抗疫的决心,也让学生们看到了“以艺战疫”的力量。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完成了大量作品,既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师生共同参与制作的《我希望》《有一种爱不变》《你好,英雄》《别哭我最爱的人》等批公益作品先后登上了多大媒体和网络平台,反响强烈。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自发拿起画笔勾勒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讴歌英雄人物,克服各种困难从专业角度设计抗疫文案。
医者仁心,逆风前行,作为教师虽不能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但“师者仁心,香远益清”。生活即教育,战疫即课堂。我们积极乐观战疫,坚守教育阵地,用技术跨越距离,怀着感恩的心,用行动将爱传递。抗疫工作积极向好,冬天已然过去,江城渐有春意。静待师生重聚,共谱育人新战役。